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知识 > 为什么都说去酒吧看世界杯(世界杯是一场孤独者们的狂欢)

为什么都说去酒吧看世界杯(世界杯是一场孤独者们的狂欢)

更新时间:2022-08-18 06:26:32

为什么都说去酒吧看世界杯(世界杯是一场孤独者们的狂欢)

自从写字后,我便开始冷眼旁观身边发生的一切。

我发现,人是一群特别害怕孤独的动物,甚至可以这样理解:避免孤独是人活着的意义所在。

为避免孤独,人要社交,社交要有媒介,最近的这个媒介是世界杯。

1

昨晚,老板带着我和几个同事去了杭州的一家网红酒吧看世界杯。

酒吧为迎接世界杯,显然花了很大的心思,在大厅上方,挂满了各个国家的旗子;前后两个巨大的屏幕占满了正面墙;

因为大厅的位置早就都被预定光了,于是我们就只能订包厢。(没有大厅来的有氛围)

包厢很小,大家紧挨着坐。

其中一个老板,指着电视机里的梅西,调皮的对显然不懂球的妹子说:

“XXX,你知道这是谁吗?”

“这谁啊?”

“罗纳尔多,很有名的。”

“奥,是他啊~”

妹子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我我不知道,但她不懂球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她那天穿着显身材的连衣裙,时不时拿出镜子补口红,全程不间断的在自拍。

拍个美美的照片发在朋友圈,底下留下网红酒吧的名字,外加近期朋友圈世界杯的热度,就是一条非常吸睛,带社交属性的朋友圈了。

啤酒喝多了,常要跑厕所,厕所在大厅的一端。

从厕所出来,站在一端审视大厅,可以发现看球的大部分是年轻人,打扮时尚,妹子都画上精致的妆。

这是整体画风,也有穿着古怪T恤,剃着板寸头,头顶头发稀少的中年大叔。

中年大叔的身边坐着年轻又好看的姑娘。

姑娘穿着露肩装,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的,缓慢的吃着桌上的零食,偶尔抬头看屏幕。

她的好看像是统一的商品,没办法让人产生喜欢。

他俩是怎样的关系让人浮想联翩,但可以从姑娘的木讷表情中推测出她是不怎么爱看球的,而大叔今晚看的也许不止是足球。

2

“老公,世界杯为什么没有中国队啊?”

“中国队太差了,打不进世界杯。”

“中国队不是有姚明么?”

这是网上用来嘲讽伪球迷的段子,当然现实世界没那么夸张,现实世界是这样的:

“今年的巴西队蛮厉害的。”

“啊,我超喜欢卡卡(已退役),卡卡超帅!”

人一天只有24小时,在世界杯之前,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事情要做,用来填满24小时轻松简单。

可是世界杯了,因为有很大一批人聊天都要聊它,为了能在足球话题上强行插一脚,寻找自己的存在感,一夜之间,一大批求知若渴的“球迷”出现了。

这批“球迷”以妹子为主要生力军(当然有好多性别为女的铁杆球迷除外),不懂就要问,可以向自己芳心已许的小哥哥问;

小哥哥慢慢回答,悉心讲解,妹子点头,恍然大悟状。

就这样,世界杯变成了一场大型足球教育普及运动;也变成了男女之间沟通交流、表达情感的媒介。

可实际上,大部分妹子是不喜欢看世界杯的,她们只是喜欢那种与人交流的存在感及被关注感。

若谈不上喜欢,便有附庸的味道,也没有了意义。

于是,那些硬生生从24小时中抽离出来放在足球上的时间,变成了人们对孤独的祭品。

3

世界杯期间,另一个普遍现象是赌球。

不管上头再如何监管,绝无法阻止人们对赌所带来的快感的向往。

又因为大家都在赌,朋友圈晒满了赌球赢亏截图,对此没什么兴趣的人反而显得落伍了,于是,立马也去下载软件来凑个热闹。

这时,因大众群体的在社交上的推崇,变得合情合理。

法国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写下过这么一句话: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写的非常好,但我觉得也可以说成“用放弃智商来抵御那份让人恐惧的孤独感”。

好多玩赌球的人,大学毕业,学过《概率论》,明白这是庄家必然在概率上占优。

但是玩的人依然前赴后继,因为大伙都在玩;

世界杯是社交媒介,赌球则是这个社交媒介的衍生品。

4

我看《人类简史》时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明白人类起源之初,有好几种人种。

智人因为发展出语言,制造出想象共同体,以此可以来团结一大批人,从而得以在与别的人种打架、争夺地盘时获得人数优势。

所以,我们的基因在一开始就写下了“我不要孤独”五个大字。

可人发展出了文明,大部分地区都已解决了物质生存问题。

人当有自我,当有存在的意义。

在24小时中,当分配给群体的时间占了绝大多数时,留给自己的时间,又剩下多少呢?还会有自我吗?

人为自己活,还是为大众活?

这样讲,大部分人会骂:“你个书呆子。”

因为好像有些过于杞人忧天了。

世界杯,是一部人走进、了解另一部分人的契机,消灭孤独感对人类而言亦是非常重要的事;

只是,不能在群体的狂欢中失去了理智与自我。

我在此做一个卑微的提醒。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