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百科 > 厄齐尔为什么没踢世界杯(究竟谁辜负了谁——为什么公众不喜欢厄齐尔?)

厄齐尔为什么没踢世界杯(究竟谁辜负了谁——为什么公众不喜欢厄齐尔?)

更新时间:2022-08-13 11:46:32

阿森纳中场球星厄齐尔在英格兰足坛很难得到外界普遍的认可,而在德国他更是让整个社会分立成为了两大阵营。一位球员为何能从接受外界顶礼膜拜的英雄变成一些人口中麻烦制造者 ,《泰晤士报》的作者James Gheerbrant接下来将为讲述关于他的故事……

厄齐尔为什么没踢世界杯(究竟谁辜负了谁——为什么公众不喜欢厄齐尔?)

分裂,这个词是对梅苏特-厄齐尔人生最恰当的总结。这种状态既成就了他的职业高度,却也成为了他遭受的最大诅咒。厄齐尔小时候成长于西德日益凋敝的工业区盖尔森基兴,几家当地的足球俱乐部最初都不愿接收这个拥有土耳其血统的孩子。然而他在日后还是成为了德国国家队、皇马和阿森纳俱乐部的明星,他拥有着异于常人的感知空间能力——总能在距离敌人最远的位置上给予对手严重的伤害。2016年,一张关于厄齐尔前往麦加朝觐的照片开始在网络上风传,体育记者乔纳森-刘就风趣地评论道:“即便在世界最拥挤的圣地,他也能想方设法地找到空间。”

厄齐尔为什么没踢世界杯(究竟谁辜负了谁——为什么公众不喜欢厄齐尔?)

在麦加朝觐的厄齐尔

2014年7月13日的夜晚,或许是厄齐尔人生中最辉煌的一个时刻。随着德国队在世界杯决赛中1-0击败了阿根廷队,他开始被一群狂喜的德国民众紧紧地簇拥着。与西德队先前三次赢得世界杯的经历有所不同,2014年的这支冠军队已经变成了一个社会符合——就像1998年的那支法国队一样——它象征着在一个现代化的欧洲国家(似乎)已经实现了民族融合的目标。

这支队伍里拥有6个外国移民的后裔,而厄齐尔正是他们中的代表性人物。他是拥有德国国籍的土耳其第三代移民,同时又是一位穆斯林。随着厄齐尔跟队友们在马拉卡纳大球场成功加冕成为世界冠军,他也成为了整个社交网络环境中最具影响力的职业球员之一。虽然他一点都不像那些高大威猛、满头金发的国家队前辈,但巅峰时期的厄齐尔还是用双脚征服了整个德国,以致著名哲学家马丁-盖斯曼都直接称其为“草地上的卡夫卡”。

现在,已经年满30岁的厄齐尔不仅一步步走向了球员生涯的暮年,甚至还公众粗暴地被踢下了神坛。童年时曾经历过的隔离与孤独,现如今又缠上了他。在英格兰足坛,厄齐尔并没有像许多英超经典外援那样,能从球迷群里中得到毫无保留的爱;而在德国,他在决定退出德国国家队时所发表的公开言论——球员声称自己遭受了种族歧视——更是在足球圈、政坛以及媒体行业内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毫不夸张地说,他甚至引发了国家队乃至整个国家的分裂。为什么一位球员在短短的4-5年内会经历如此天差地别的待遇?究竟是梅苏特-厄齐尔辜负了我们?还是我们真的对不住他?

厄齐尔为什么没踢世界杯(究竟谁辜负了谁——为什么公众不喜欢厄齐尔?)

厄齐尔曾追随德国国家队成为了2014年世界杯冠军

2013年夏天,阿森纳俱乐部正式签下了厄齐尔。虽然这距离他捧得大力神杯还有一年的时间,但当时的厄齐尔却已经在成为了一名在世界足坛拥有超高知名度的顶级球星。在德国国家队,他已经跟随着赫迪拉、博阿滕、波多尔斯基等新一代国脚共同参与了2010年德国世界杯和2012年欧洲杯的争夺。这批球员年轻有为、充满活力、崇尚进攻,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共同组成了一支真正“多元化”的球队,被标榜成为了实现民族融合的成功典范。

“无论在德国内部还是从海外视角来看,能够看到这些外国移民的孩子们取得成功,这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星期日图片报》体育编辑拉尔斯-沃尔罗特告诉记者。“赫迪拉、博阿滕和厄齐尔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一支不再是由一群穆勒或迈耶组成的德国国家队。”

作为队内的明星球员,厄齐尔更是成为一名特殊的标志性球员。“上世纪50年代的球星代表是瓦尔特,60年代是乌韦-席勒,70年代是贝肯鲍尔,80年代是鲁梅尼格,90年代是马特乌斯或科勒尔。史上第一次,德国国家队的当家球星换成了一位移民后代,”沃尔罗特继续说道。

与厄齐尔一样拥有土耳其血统的德国人,目前也是德国最大的一批少数族裔,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对于我们而言,他已经不再是一名简单的球员了,”另一位拥有土耳其血缘的德国球员萨米特-巴拉班去年在接受《世界报》采访时评论道。“我们中的一员,现在成为了德国国家队的一分子。这让我们拥有了归属感。”

然而一个真实的厄齐尔却并不愿意扮演“海报男孩”的角色,只有待在球队内部才会让他感到最舒服。这支因为“国际化”而备受赞誉的队伍,对其而言其实就是一支“普通而本土化”的球队——他跟赫迪拉、博阿滕、胡梅尔斯等人早在2009年参加U-21欧青赛时就做过队友,而主力门将诺伊尔甚至跟他就读于同一所学校。贴在身上的很多标签并不是厄齐尔主动选择或刻意迎合而获得的,大部分都是外界强加给他的。

厄齐尔为什么没踢世界杯(究竟谁辜负了谁——为什么公众不喜欢厄齐尔?)

厄齐尔与波多尔斯基曾一起在国家队奋斗多年

以2010年10月在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结束的一场德国队对阵土耳其队的欧洲杯预选赛为例,现场观战的土裔“主队球迷”只要看到厄齐尔拿球就会爆发出刺耳的嘘声。结果这场比赛刚一结束,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办公室就在网络上放置了一张默克尔在更衣室内跟厄齐尔亲切握手的照片以示声援。而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球员还被德国媒体联盟BAMBI授予了一份全新推出的、名为“融合”的年度大奖。表面上看,他应该是当之无愧的获奖者,但现实却并不是这样。

“我不认为他是一位正确的获奖者,”沃尔罗特坦言道。“厄齐尔在小时候几乎不说德语,因为他的家人平日里一直都说土耳其语。他从来不是一个坚定的德语演讲者。(这个奖项)反而是他希望能够摆脱的一种东西,他一直都跟他的土耳其血缘、他的土耳其朋友们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他也从未像赫迪拉和博阿滕那样主动成为移民后裔与社会融合的榜样。

厄齐尔似乎并没有实施太多的努力就让自己成为了一面旗帜。“大家把自己的愿望投射到了他的身上,”一直研究足球与社会政治关系的专家劳伦特-杜博伊斯如此评论道。他还拿齐达内举例说道:“他们都没有公开表达过自己的政治立场,也没有公开谈论过信仰。他们只是部分地扮演着自己的社会角色,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都属于那种少言寡语的人。”

换句话说,厄齐尔被当成了一种容器。每一场阿森纳比赛开始之前,你都会注意到他都会以穆斯林的方式进行祈祷——低下头、双手手掌对着天空。作为一名球员,厄齐尔在球场上的主要职责则是组织传导——利用自己的天赋与灵感来为队友服务,而不是主动地摧城拔寨。他并没有按照一种传统的德式风格来踢球,这种风格与德国人欣赏的“狂飙突进”没有太大的关系,反而更像祈祷者那般从容平静。

这或许可以解释德国媒体在评论厄齐尔时为何总会带着一种更为困惑的态度。“我甚至不认为他算是德国国家队的功臣——至少从他身上并没有体现出那些经典的德国品质,”沃尔罗特直言不讳地说道。“波多尔斯基是那种敢于战斗、把所有情绪都展现在脸上、愿意高唱国歌的球员。厄齐尔因为球风优雅而受人敬佩,但也因态度冷漠而备受批评。对于德国人的事业,他也并没有展现出太强烈的热情——虽然这种做法完全OK,但球迷们还是更喜欢那些愿意为这身球衣而战、胜利后亲吻队徽的球员,但这些都不是厄齐尔的风格。正因为他从未公开地展现出爱国之情,才会让外界觉得他是……不值得信任的——这不是一个正确的形容词,但外界确实对他颇有微词。”

或许外界已经淡忘了一个细节:哪怕德国队在2014年夏天从巴西带回了世界杯,厄齐尔也依然没有逃脱出被批评的命运。作为厄齐尔的前辈,1974年世界杯冠军队成员布莱特纳就建议国家队应该弃用这位球员,他批评道:“当9名球员拼命挣扎了90分钟时,他却在独自散步……”

“社会上总有一种隐藏情绪在悄然流淌着,”居住在柏林的诗人、社会评论家穆萨-奥克旺加说道。“在德国社会里,会有一部分人对厄齐尔的态度及举止持有怀疑态度。不仅仅因为他有土耳其血统,还因为他有些娘娘腔、轻浮、生活讲究——这跟许多德国人的观念都产生了冲突。”

而导致厄齐尔与德国社会矛盾公开化的一场风波发生在2018年5月13日。当天伦敦的四季酒店举行了一场慈善活动,厄齐尔——同行的还包括曼城球员京多安、埃弗顿球员托松——受邀跟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拍摄了几组照片。厄齐尔还将一件阿森纳球衣赠予了这位西方媒体眼中的“独裁者”。

虽然球员本人并没有把照片上传至社交媒体,但埃尔多安所在的正义与发展党为了给其党首造势却这么做了。很快地,厄齐尔就被批评之声淹没了。在有些人看来,这是一个事关忠诚与否的大问题,他们认为一名德国国脚没有理由跟另一国的总统主动合影;更多人则为“厄齐尔沦为了独裁者的宣传工具”而深感愤怒。作为德国足协的主席,莱茵哈德-格林德尔居然也在第一时间跳出来批评了厄齐尔,他在推特上写道:“有些德国国脚的行为,对德国足协推动种族融合的努力毫无帮助。”

厄齐尔为什么没踢世界杯(究竟谁辜负了谁——为什么公众不喜欢厄齐尔?)

厄齐尔与埃尔多安的一张合影在德国国内引发了轩然大波

见事不妙,京多安很快就对外发布了一则解释声明。但厄齐尔与他的经纪人却选择了按兵不动。他们都觉得“没有必要为任何事情道歉”。直至现在,他们都在坚称合影只是一种礼节性的姿态,而没有任何政治意味。一部分公众接受了这一说法,觉得厄齐尔“很天真”;但还有一部分人则认定厄齐尔的狡辩“很虚伪”。

这场风波也影响到了德国队的世界杯备战工作。按照计划在媒体开放日期间,全队都会在训练后配合记者拍摄几组照片,但厄齐尔却撇下队友们一个人离开了现场。

如果德国队能在2018俄罗斯世界杯中踢出几场像样的比赛,这场“照片门”风波估计很快就能被外界淡忘了。但身为卫冕冠军的他们,却偏偏倒在了小组赛阶段。糟糕的成绩激怒了整个国家,在全民吐槽的背景下,厄齐尔所引发的这场风波随即“死灰复燃”,并转化成为了“熊熊烈火”。前德国国脚巴斯勒就公开大骂厄齐尔是“死青蛙”;马特乌斯则抱怨球员“身穿德国球衣时表现得很不自在”。

“没错,这场风波可以被视为内讧的导火索,但在大赛前发生内讧事件(对于德国足球而言)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了,”沃尔罗特分析道。“在正常情况下,国家队应该非常擅于阻挡住来自外界的噪音。所以,把一切都推给厄齐尔是不公平的。但整个事件就是这么发生了。它被一些讨厌厄齐尔的球迷,乃至一些政客利用了。”

德国足协也没有选择为厄齐尔进行辩护——他们的内部也产生了分裂。德国队的技术主管比埃尔霍夫就曾直言“或许应该考虑把厄齐尔开除出国家队”……

当一位球员正在遭受攻击时,你原本要指望足球界的权威人士能够出面调和矛盾,但他们却把他直接丢进了狼群,”奥克旺加评论道。“我在德国有许多拥有移民背景的朋友,他们都觉得这是一个可怕的举动,他们正在思考‘这就是我们的德国吗?’只要前一秒你做错了什么事情,他们就会迅速踩到你的身上。”

除了这场风波之外,厄齐尔在球场上的低迷表现也为批评者们提供了炮轰的“弹药”,而这一类批评并不只存在于德国。由于风格略显懒散并在队内一直扮演着辅助者的角色,这也使得很多球迷对他总是“爱不起来”。他的慵懒究竟只体现在外表上,还是真的不够努力?他是否真的效率低下,还是创造出的大部分机会都被俱乐部队友们浪费掉了?数据显示:在2017-18赛季里,厄齐尔在英超联赛平均每90分钟的预计助攻数位列第2位,仅次于曼城球员德布劳内;而在平均每90分钟的实际助攻数的统计中,厄齐尔的排名却跌至了第11位(这意味着他送出的许多妙传都被队友们浪费了)。

厄齐尔为什么没踢世界杯(究竟谁辜负了谁——为什么公众不喜欢厄齐尔?)

厄齐尔最近几个赛季在阿森纳的表现一直备受争议

外界在批评厄齐尔时,通常都会拿球员踢得无精打采而作为主要理由。但是不是存在这么一种可能性?厄齐尔之所以会踢成这样,其实不是因为他不在乎这个团队,而是太在乎了这个团队了!在我们普通人的现实世界里,平日里在公司里总是一副倦怠表情、仿佛随时都能睡着的员工们,难道就能被认定为工作最不认真的一群人吗?厄齐尔除了要应付阿森纳与德国国家队的赛事之外,还需要满脸堆笑地履行各类赞助合同、不断参与各类慈善活动(他在这方面始终表现得异常慷慨)、在社交网络上谨言慎行、在现实世界里(有意或无意地)充当民族融合的榜样……

因为不堪重负,厄齐尔于是在2018年7月通过社交媒体宣布了自己正式退出德国国家队的决定。他用三篇文字回击了媒体和德国足协高层(格林德尔先前已经表态说:“厄齐尔已经不配身披德国队战袍了。”)对于自己的批评。其中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句话或许就是这句:“当我们赢球时,我就是德国人;当我们输球时,我就是土耳其人。”

厄齐尔的最终摊牌又造成了德国国脚之间的意见分裂。像博阿滕、德拉克斯勒都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了公开声援;但其他一些人则站在了对立面。托马斯-穆勒就建议厄齐尔“别拿种族歧视来说事”;托尼-克罗斯则批评厄齐尔的这份声明“毫无意义”。而在普通民众之中,很多人也不认为厄齐尔成为了球队失败的替罪羊——虽然也有一部分人同意球员的观点。

“大部分民众的想法是:‘厄齐尔自己做错了事情,然后又把责任推给了球迷……’”沃尔罗特告诉记者。“他曾长时间地被树立成为了一个榜样。大家之所以对他这份声明不感冒,是因为他拿不出任何证据证明有人说过‘因为你是土耳其人,我们才输了比赛’一类的话。”

“这份声明毁掉了一切。就像一句德国俗语所说的那样,他把桌布扯成了两半。双方的关系已经不可修复了。”

就当厄齐尔只能在俱乐部施展自己的全部才华时,他在阿森纳的球员生涯却也亮起了红灯。厄齐尔原本在2018年跟俱乐部续签了一份2021年夏天才会到期的新合同,并使得自己成为了队史薪酬最高的枪手球员。但随着赛程的深入,曾经一度戴上了队长袖标的厄齐尔却逐渐淡出了埃梅里的首发阵容。在一场对阵伯恩茅斯的比赛结束后,埃梅里就曾表示他“在身体和精神上都不能满足比赛的要求”。现如今,已经没人敢确信他还属于阿森纳未来计划的一部分了……

厄齐尔为什么没踢世界杯(究竟谁辜负了谁——为什么公众不喜欢厄齐尔?)

厄齐尔刚刚随同阿森纳经历了一场欧联杯决赛惨败

我们可以发现厄齐尔在这几年的经历倒是跟欧洲最近10年政治形势的急转形成了呼应——民众对于移民的态度从积极已经转化成为了消极。“肯定存在着相应的联系,”杜博伊斯解释道。“德国国家队的成员都来自于德国社会,他们也在吸收着外界的观点。这场风波之所以如此引人瞩目就在于它来得如此直接,让我们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我认为矛盾的两方都有偏颇之处,”沃尔罗特最后说道。“在德国民众这边,他们对于外籍移民的后代仍存有一定的质疑,并愿意刨根问底地解释原因;而在厄齐尔这边,他则从未真正地融入这个社会。这也显示了民族融合事业的基础究竟有多么薄弱。我们曾一度把厄齐尔当成了典范,结果居然是不欢而散。对于双方而言,这都是一场悲剧。”

(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