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头条 > nba上场之前为什么要裹脚(NBA外籍球员的生存之道)

nba上场之前为什么要裹脚(NBA外籍球员的生存之道)

更新时间:2022-08-12 13:01:02

NBA有很多的外籍球员,但真正能功成名就的很少。不管在本土,FIBA打的有多好,去了NBA,就是另一个舞台。外籍球员加盟NBA自来就不是一件容易事,如果想要留在NBA并成为球星更是难上加难,那么到底如何才能克服水土不服的毛病呢?

据其自传《梦想成真》记载,1980年秋天,17岁的奥拉朱旺走出机场,对美国的第一印象是“原来这里的家伙也不那么高,但好象都很胖。”到下一年春天,在德雷克斯勒的帮助下,已经成为休斯顿大学学生的奥拉朱旺狼吞虎咽,足长了60磅体重,终于有资格去和乔治城史上最强大一生帕特里克·尤因对垒了。

这是早期外籍球员必经的程序之一:NBA屏弃仙风道骨。没有罗德曼沾衣十八跌的演技或是阿列克斯·英格利什行若御风的轻盈,就只能哪凉快哪待着去。外籍少年巨人 尤因、大梦、穆托姆博(现已是美籍),欧洲的天才外线(彼德洛维奇、托尼·库科奇),乍到美国全都显得骨瘦如柴。催肥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职业生涯的成就。

头一个例子是马努特·波尔。1985-86季身为新秀,每场26分钟就拍出5记盖帽领袖联盟。但这位苏丹少爷,24岁往后再没成为任何球队的固定首发:他229公分,90公斤,真正如一柄纸伞,除了盖帽外别无所长。在他所栖止的城市——华盛顿、金州和费城——老板们无一例外的对他进行填鸭式增肥活动,在绝望之后就把他踢去其他城市。老尼尔森甚至创意无限的培养这个联盟首席巨人去射三分。当季他就创下了职业生涯场均得分记录——场均3.9分而已。

nba上场之前为什么要裹脚(NBA外籍球员的生存之道)

有鉴于此,后来的巨人到NBA,先以长膘为己任。弗拉德·迪瓦茨去洛杉矶接天勾衣钵时,216公分却只108公斤,灵动有余,沉稳不足。但他老人家毕竟深明利害取舍,体重连年暴涨,等1996年夏被拿去交换科比时,体重赫然已是118公斤,从初到湖人时那个穿插迅捷的瘦长汉子,变成了联盟屈指可数的高位站桩型策应手。难得的是他老骥伏枥,不知懈怠,去了萨克拉门托后,体重直往122公斤飞去。按他对萨城记者的狡辩,“人年纪大了,脑子也变重了,所以我长的主要是脑子。”但看看他老人家30岁到35岁一共缺席6场常规赛的健康,你也不得不敬佩他大有先见之明。

nba上场之前为什么要裹脚(NBA外籍球员的生存之道)

然而单长体重并非一劳永逸的法子。拿本土的凯斯·范霍恩举例,大一到大二期间每天吃4000卡路里食物,长了40磅体重,终于从一个白人软蛋射手变成了1997年榜眼,还能在在拉里·约翰逊这种拳击家级别的怪物头顶扣下29分。恶果就是到25岁时,下肢承受不住,就此毁了。体重对膝盖的压迫,两个奥尼尔、姚明都已尝到了苦头。

nba上场之前为什么要裹脚(NBA外籍球员的生存之道)

但确有那么一些人,明知山有虎,却饮鸩止渴,只好说是时势使然。比如,被世界遗忘的1988年选秀会,步行者挑中224公分、113公斤的荷兰人斯密茨。职业生涯首几季,躯体清瘦,步伐轻快,算是联盟前十的盖帽大师。然而乱军丛中被当作面粉推挤,篮板、罚球数据还不如一个后卫。自拉里·布朗接任了步行者帅位,荷兰人下决心去长起膘来,1994-95季场均17.9分7.7个篮板接近5个罚球,成为四大中锋之外,联盟最好的几位内线之一,但代价是惨重的:1995-96季始,伤病缠足,1996-97季因为手术停了30场之多。2000年,为步行者打完那季总决赛时,他33岁,便即退役,宣布要去当摩托车手。但摩托车教练的建议则是——您老还是减肥先吧。

2.球队环境

一个被弗朗西斯誉为“马里兰毕业过的最伟大球员”,在1998年选秀大会却被所有人漏过。NBA球探集体认为“这是个缓慢的白胖子。”此胖子怀恨在心,奋发图强,跑去西班牙开疆拓土,巴塞罗那所向无敌,在2003年又率领立陶宛64年来首次夺下欧洲冠军。2000年奥运会对美国他独得27分,最后一记三分绝杀失手激动得文斯·卡特蹲篮筐底下做秀;2004年雅典他独得28分终于埋葬美国……到2005年,他再次习惯性的获得欧洲冠军,成为欧洲MVP、本国联赛冠军、本国杯赛冠军后,NBA终于决定补上他们当初的错误:印第安纳步行者向他伸手,要求他加盟。

nba上场之前为什么要裹脚(NBA外籍球员的生存之道)

“沙伦努斯·雅斯科维修斯会是球队的重要补充。”拉里·伯德如是说。

如果故事到此为止,欧洲王雅斯科维修斯和NBA的故事,基本上可以做励志宣传片播放去了。

但接下来的故事非常不美妙。2004年夏,印第安纳步行者是东部常规赛首席球队,在雷吉·米勒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驱驰下奋勇前进。但刚过一年,球队天翻地覆:阿泰斯特跑奥本山撒了野,米勒退役,阿泰斯特跟球队嚷嚷交易,小奥尼尔在更衣室里落井下石,斯蒂芬·杰克逊带着小弟腰揣手枪直奔脱衣舞夜总会开眼,“95%时间脑子不正常”(米勒语)的廷斯利占着首发组织后卫。雅斯科维修斯这样技艺娴熟的老师傅本该去一支纪律严明的铁军做军师做顾问,没料想跌到了一支黑社会团伙里做师爷做打手。打不了擅长的控卫位置,得不到稳定的队友支持,球队人手走马灯般旋转,连带着战术朝令夕改。2007年,雅斯科维修斯合同到期后返回欧洲,继续作威作福所向无敌。美国之旅,算来不过是凑上了他伟大职业生涯唯一的缺失。只是多少有些晚节不终,可惜了他2003年时断然拒绝马刺时的浓厚底气。

2005年,与雅斯科维修斯同入NBA的,还有犹他大学那位澳大利亚中锋。当时安德鲁·博古特嘴不饶人,把隆戈·朗利这样有三枚公牛王朝冠军戒指护体的老木乃伊都坟堆里刨出来骂了几声。然而三年之后,可以说,他已兑现承诺,超过了历史上所有的澳大利亚球员。在防守端,可能是联盟最缠人的三个白人内线之一,外加左右手勾射,联盟内线中顶级的传球手法,极好的掩护,很到位的卡位意识和位置感,懂得用肩膀争夺空间。而且,绝对不是马克·布朗特之流,为了点廉价跳投得分就放弃内线操守的孤魂野鬼。

nba上场之前为什么要裹脚(NBA外籍球员的生存之道)

但是,2008年夏,雄鹿给他的5年7250万,多少有些尴尬。无疑这是份球队轴心中锋的合同;但在密尔沃基,他只能做一个蓝领。2008-09季,他的无球掩护和策应在斯基尔斯手下多少闪出光芒,但随后又是伤病。

话说一个状元中锋,打到第四季才得到机会,不再削足适履。而在此之前的三季,只能做做蓝领、学学假摔、在罚球时和空气击掌。本来博古特脾气偏躁是个好事,如此一来,至少不会落到白人软蛋球员的黑洞里去。可是这脾气在密尔沃基的环境下,多少有些积郁不能挥发。开拓者2007年之前之后的例子已经证明,一个年轻团队的气氛是积极还是消极,对其中的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外国人,影响有多大。

3.球队体系

1989年,德拉赞·彼德洛维奇去到NBA之前最后一个夏天,在欧洲决赛,面对伟大的奥斯卡·施密特,狂得了62分。在此之前,他已经把欧洲屠宰了个遍——著名的单场112分,对意大利冠军砍45分25次助攻,诸如此类。

然而,去到波特兰开拓者后,这位欧洲妖仙没成齐天大圣,却成了弼马温。

开拓者队1984年选秀大会上错失了北卡罗来纳的乔丹,1989年他们又错失了这位巴尔干乔丹。在当时的战术体系下,他们需要纯粹的射手或突击者,以便与蓝领群配对。彼德洛维奇对波特兰来说风格过于自由潇洒,只好做做替补定点射手。当时的情状令滑翔机都看不过眼:“他每天训练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结果无非是波特兰拿他去新泽西换了个叫沃尔特·达维奇的家伙。

nba上场之前为什么要裹脚(NBA外籍球员的生存之道)

这件事的反例是这样的:1991-92季,彼德洛维奇成为网队主宰者,场均20.6分52%命中率44%三分命中率。他的卓越发挥,包括1992年奥运会决赛与乔丹的经典对局——他24分,乔丹22分——都在向波特兰甩耳光。从功利角度讲,波特兰并无错处:1990和1992年两度总决赛便是明例。各取所需,分手愉快。

球队体系对外籍球员的影响,最新最鲜明的例子是斯蒂夫·纳什:2004-08季常规赛凤凰城合计232场胜利,外加纳什的三度助攻王、两个常规赛MVP,上一次如此点石成金风卷残云般掠夺荣誉的组织后卫,还是1988年的魔术师。而神话的契机则是2004年马克·库班拒绝续约。显然,在库班心中,年薪1000万续一个场均17分7助攻、防守极其不佳的白人后卫,非常不值得。从生意人角度来说,库班没有错:如果纳什未能获得丹东尼7秒快攻 V字进攻的组织权,而继续在老尼尔森的快打旋风战略下担当他已操练了六年的快攻射手,他的价值也许会更趋向2007年勇士的巴伦·戴维斯高。

nba上场之前为什么要裹脚(NBA外籍球员的生存之道)

但丹东尼与纳什的机缘,又确是可遇不可求。除了科朗洛格先后治理过的猛龙和太阳、惯用国际球员的马刺、热爱青年的老尼尔森,围绕一个外国人建立战术体系,在如今的NBA都属稀有。如果没有在意大利的成功背景,丹东尼会把筹码全放在一个加拿大人身上吗?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纳什和彼德洛维奇之幸运在于,先嫁错,后嫁对,于是被盖棺定论时,至少还有转斡余地。

4.偏见

NBA是大好的商业联盟,商业联盟又信奉眼见为实。1998年雅斯科维修斯大学毕业时无人问津,直等他把梦之队剁得哇哇叫,布泽尔等才改口来大拍马屁,各队急忙奉出合同。奥斯卡·施密特,奥运会历史得分王,世锦赛历史得分王,2003年退役时得分接近五万。但这位大爷没打过一分钟NBA。1992年,梦一队空降巴黎时被世界追逐,全世界记者都在问查尔斯·巴克利:“你对奥斯卡·施密特啥看法?”巴克利翘起一根手指说:“FUCK, 奥斯卡!”基本上,这代表着NBA对世界的看法。

nba上场之前为什么要裹脚(NBA外籍球员的生存之道)

偏见是无所不在的。1998-99季,范霍恩场均22分成为联盟第五得分手时,巴克利只是简单评价为“联盟又他妈需要个白人偶像了?”非黑人外籍球员的地位还低于白人,甚至不必回忆起姚明、巴克利与驴的三角恋。我们有一个更早的例子。

1987年世界青年锦标赛决赛,托尼·库科奇三分球12投11中扫灭美国,1990年他被公牛选中,三年后乔丹退役,他加盟公牛,时年25岁。

nba上场之前为什么要裹脚(NBA外籍球员的生存之道)

但接下来的待遇是什么呢?当菲尔·杰克逊打算由他担纲绝杀时,皮彭愤怒到拒绝出场。丹尼斯·罗德曼认为他是个轻飘飘的白人小子。乔丹归来后他成为王朝第六人。

1992年奥运会决赛对阵梦一队时拿到16分9次助攻的欧洲魔术师,在芝加哥却只是一个到处填位置的家伙。1997年,人们赞美他——和凯尔特人的安托万·沃克——可以在一场里担纲五个位置。1998年总决赛第五场,当所有人投篮失准时,是他独自挑着公牛前进。

但是,他唯一听到过的许诺,是杰里·克劳斯的“王朝结束后你是重建的基石”。这句话也可以这样理解:“我们总得有个人带着群垃圾重建而且在这些垃圾还年轻时得有人带头挨骂,那就是你啦。”

2007年12月他接受克罗地亚《Jutarnji list》 采访时,愤愤然的吼道:“NBA就是一群自私鬼,它已经不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了!去年我只看了三场公牛的比赛。我也可以场均得30分,可是如果我那样干了,我们还能夺冠吗?”

他从来没被当成真正的球队核心。他的黄金年龄献给了芝加哥,但芝加哥只是让他做一个第六人。一个自由度有限的角色。“他是白人。”罗德曼说。“他是软蛋。”查尔斯·史密斯说。有些偏见永远消释不了。一如孟菲斯人也曾经相信,保罗·加索尔永远打不上总决赛。

5.年龄1997年夏,《SI》杂志说萨博尼斯“他将要33岁,可他的膝盖可能133岁啦。”

nba上场之前为什么要裹脚(NBA外籍球员的生存之道)

1996年他参加新秀全明星赛时,31岁,比起那伙年轻人,几如出土文物。新秀季的最后22场他为开拓者首发,让开拓者18胜4负。1998-99季,他场均16分10个篮板。这就是他NBA生涯的巅峰了。

不管迪瓦茨们如何絮叨的吹嘘萨博尼斯在欧洲的神话,1995到2003年,萨博尼斯的确没能像他横扫欧洲一样,把NBA翻一个底朝天。当然,他的经典背传,他的三分远射,他为拉希德·华莱士和威尔斯们送出的助攻不是一两组数据可以涵盖,但他对NBA的影响并不大。

2006年夏天,28岁的若格·加巴约萨刚为西班牙解决了希腊,决赛20分使加索尔不出场便捧得世界冠军。西班牙联赛两度MVP,欧洲三分王,一系列头衔大驾西来时,还是唬得多伦多一愣一愣。效果也确实不俗:他和安瑟尼·帕克一内一外,连假摔带卡位,把先前联盟防守倒数第二,刚丢罢81分的猛龙,硬整治成了联盟防守第15。

只是,他对球队的影响也只能到此为止。身为首发小前锋,他动作已慢,终究抢不过波什的风头,只好发挥远射本事。多伦多的快速攻防又折磨够了他饱经创患的腿,29岁的白人,体能不足,每场也只能打28分钟。因此,虽然是球队的重要一环,但年岁不饶人,他的功能不时由状元安德烈·巴亚尼充任。

最倒霉的是,他和吉诺比利一样为国效力得过了头。2007年为国拼命参加了欧锦赛。2007年11月常规赛,因他年老,多伦多已备下几位小前锋,让加巴约萨安坐替补。但5场之后,卡波诺太软,穆恩太傻,没奈何只得请他重归主力席位。但11月16日,刚为猛龙打了24分钟,加巴约萨腿伤复发。老腿不比少年,只好手术。拖到2008年,就此告辞,回欧洲打球去了。与斯密茨类似:29岁,老腿伤痛。只是斯密茨终究打了那许多年NBA,而加巴约萨却只算是来此一游而已。

6.规则

2006年美国人打世锦赛,技术粗糙、光打快攻两点,被欧洲人大大鄙视了一顿。FIBA三分线短,又加没有防守三秒,一群身宽体胖的肉桩子趴在篮下不动,都可以做门神。打起半场来,不免让以切入见长的诸位觉得阻碍重重。想亲历2006年世锦赛韦德的痛苦,只需要找一位跑100米的哥哥去跑个110米栏。FIBA和NBA渐成两种把戏。前者是高塔重炮,密兵细阵和你打耗;后者是急风骤雨、铁骑横行与你乱来。双方渐行渐远。21世纪以来,除了梦八队争了次气,NBA巨星们一向在FIBA被生吞活剥。来而不往非礼也,FIBA的人物到了NBA规则下,也得水土不服一番。

比如安托万·里加多先生,2003年签约小牛时,5次法国联赛MVP,2001年意大利联赛、杯赛、欧洲联赛三冠王,2000年奥运会上单场6记三分扫飞中国最是有名。落户达拉斯前五季,命中率50%、56%、56%、52%、58%,欧洲一流的远射好手。2003年1月为小牛首战西雅图,5分钟0分2失误。两天后打火箭,11分钟7投1中2分。他老人家下次得分已是十天之后了,又是休斯顿,6投1中2分。全季11场比赛打完,一共得了17分,三分神射是5投1中。

一个最为残忍的例子。我们还偶尔可以听见为雅斯科维修斯或斯潘诺里斯鸣不平的例子,而最悲哀的莫过于杰出者平庸太久,惨遭遗忘:泽伊科·里布拉卡,贝尔格莱德红星队1992年FIBA冠军队主力中锋,意大利特雷维索队1997年意大利冠军杯、1998年意大利超级杯、1999年萨波塔杯冠军主力中锋,希腊帕纳辛纳科斯队2000、2001年希腊冠军、2000年欧洲冠军主力中锋,南斯拉夫队1995、1997欧洲杯冠军主力中锋,1996年奥运会亚军主力中锋,1998年世锦赛冠军主力中锋,2000、2001两届希腊MVP,2000年欧洲冠军联赛四强战MVP。

您会说:“唔,这么号人物打过NBA?”

他确实打过,长达五个赛季。先是在底特律,然后作为交换拉希德·华莱士的筹码之一去了亚特兰大鹰,最后是快船。在欧洲的FIBA规则下,213公分116公斤的他可以在禁区成为巨无霸,而在NBA倡导突破的风气下,他成了木钝钝的白柱子,只好不断犯规。他既没有奥库的远射本事,又缺乏伊尔戈斯卡斯的小勾手绝技,作为朴实的欧洲中锋典型,就只剩下做蓝领了。观看他的NBA生涯是很折磨人的:你只能看到视频中的后卫闪电般切入,撞在他身上,然后向罚球线走去,而他只好无奈的举手承认犯规,然后被教练挥手换下。哪怕他手感卓绝、卡位凶狠,但脚步慢在有防守三秒规则的NBA就是中锋的死忌。克里斯·卡曼开始成长后,他便被快船遗弃了。没有一支NBA球队愿意收容他——那是体毛犯规盛行、单人单场20次开外罚球正屡见不鲜的2005-06季。

外籍球员们的成功之道:

如上所述:

外籍球员的短处——体重/力量/速度/对抗能力;一对一攻防对抗(从对抗能力延伸出来的);水土不服;更衣室融入;高龄。

21世纪之后,外籍球员的生活质量大体呈上升状态。其原因:大量年轻外籍球员到来(雅斯科维修斯之类老汉进新房减少);由前一条衍生的水土不服状态减少(成长期外籍球员迅速融入NBA文化);更衣室偏见渐次减少(老尼尔森、波波维奇、丹东尼们功不可没)。

当然,外籍球员自己的长进,功不可没。在提升自己的一对一攻防对抗方面,两个好例子:

德克·诺维茨基,早期依然以远投和开放体系进攻为长。如果止步于此,那么他势必会随着老尼尔森的离去而黯淡。但是,2002年之后,德克逐渐将自己雕琢成一个面筐攻击大师,顺便把自己的背筐、策应、防守都提高到了一个新等级。于是,在2005-08的埃弗里·约翰逊时期和2008年之后的卡莱尔时期,当他已经没机会快攻远射乘隙偷分时,便成为了小牛的进攻核心、单打王牌。

姚明,从2002-05季的挡拆、内切接球投篮、中投到2005-07季的内线单打到2007-09季的内线轴心,从瘦高个灵活型内线到巨人中锋,从被人用力量压迫到一对一强势攻击点,不提。

而其他的成功外籍球员,则多少顺应了时代的潮流。细翻一下NBA外籍球员们的出身。

头批轰炸NBA的外籍球员,是巴尔干半岛奇字辈,打克罗地亚、塞黑、斯洛文尼亚及各种前南地区来的:达尼洛维奇、库科奇、帕夫洛维奇、佩贾、雅里奇、武贾西奇、科斯蒂奇、拉德马诺维奇

——但凡是巴尔干奇字辈的,两个特点:一是普遍相当高(库科奇、佩贾、雅里奇相对于各自位置都很明显),二是人手一挡三分火炮。

和巴尔干类似的,是意大利出品。2006年状元、2008年加里纳利、勇士贝里内利,都是一手好三分球。

前苏联地区及东欧,一向有名的是产大白熊巨人:萨博尼斯、大Z、费申科们,不多提。但近年来,桑盖拉、佩切罗夫、AK47、卡亚帕,3、4号位摇摆的长人前锋也开始大行其道。

近年来风光无两的,则是西班牙语系。阿根廷/西班牙的,两大类:

灵巧诡谲型后卫:吉诺比利、卡尔德隆、纳瓦罗、塞尔吉奥·罗德里格斯、人见人爱的费尔南德斯、德尔菲诺、刚被摘了的卢比奥。

魔术师级策应内线:大小加索尔、加巴约萨、斯科拉。

巴尔干系到西班牙语系的转折,你能看到什么?

NBA篮球场大小不变,球员的体型、速度却在上升。这就好比铁笼子大小不变,其中养的野兽却在日益长大。空间越小,磕碰越多。要制造空间越来越不容易。

而制造空间:一靠拉扯、二靠挡切。

意大利、塞黑射手们得宠,大半是出于拉扯空间的需要。且看丹东尼系、猛龙或拉德马诺维奇曾经之于湖人的作用:定点长人射手是拉开空间的妙法。在这个场地越发被压缩的年代,空间拉不开的下场,请参考过去两季76人半场进攻的窘状。

而对挡切的需要,则要找西班牙人。球场空间越狭窄,越需要在小范围做掩护、切入小把戏的球员。如前所述,因为无防守三秒和三分线略短,FIBA本就比NBA更擅长小范围内挡切细活。2008年奥运会决赛西班牙大战美国,可见一斑:论个人一对一,西班牙外围未必能匹敌科比、勒布朗或韦德,但在二人挡拆传切、快攻、空切走位方面,费尔南德斯、纳瓦罗和卡尔德隆们明显更狡猾。

这就是西班牙系球员在NBA春风得意的原因:西班牙语系后卫更灵活、更小、更鬼,更会利用掩护在小范围内游移(费尔南德斯),或是在两三人围夹下做些不正规的手上小花招(吉诺比利和德尔菲诺);而西班牙语系内线,都是手上功夫精湛、移动灵活、善做策应和二人转的能手(再回忆一下大小加索尔和斯科拉的策应)。如此特技,使西班牙语系球员在窄小范围内的二人转效果卓著。如果再加入巴尔干的迪瓦茨和开拓者时期的萨博尼斯,你会发现,外籍内线在NBA的王道,还是一手策应妙技。

而时代的趋势,似乎正日渐有利于西班牙:除非规则改革,否则大小不变的篮球场和愈发大型化速度化的球员,只会使球场越来越密。这是个长臂蜘蛛协补密集的年代,一对一空间越来越小,无球掩护、对掩护的利用、小技术,越发成为制胜法宝。而在这几点上,西班牙几乎是当世无双。

当然,如果你把西班牙式的绕掩护空切、挡拆、策应、小技巧,结合一下东欧的身高、远射和全能,在NBA再赶上几个学术点的教练,自然左右逢源——比如土耳其那两位冷血杀手,就是现成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