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百科 > 为什么中超名字中性化(中性化名称对中超有什么帮助?请先搞懂中国足球的理念)

为什么中超名字中性化(中性化名称对中超有什么帮助?请先搞懂中国足球的理念)

更新时间:2022-08-06 05:58:02

中国足球还在等待各家俱乐部的改名决定,而随着一个个“中性化”名称的曝光,球迷的心脏也随着一个个的官宣提到了嗓子眼。

那么,中性化名称到底为谁而改?改了,中国足球就能好吗?

为什么中超名字中性化(中性化名称对中超有什么帮助?请先搞懂中国足球的理念)

天津泰达将改名“津门虎”。

中国足球带着“原罪”?

从中国足球所谓的职业化改革开始,俱乐部名称就有了过度商业化的“原罪”——1992年红山口会议,很长时间都被认为是新时代的开启,是中国足球真正走向社会、走向市场的发端。

但事情的真相如何,却无从说起——故事的另一面是:“足球成绩长期上不去,感觉专业足球队负担沉重,与其将就,不如交给社会,让社会去运营……”这一段引语,来自一位熟稔中国足球几十年变迁的业内资深前辈。

只是这样的释放,都需要付出代价——接手这些专业运动队的,都是当时对足球运动、对支持体育事业比较感兴趣,也有一定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不论国企民企。

可这些企业都有着明确的市场属性,不可能将承担一支专业体育运动队,作为慈善事业对待——于是像中信国安、申花、建业、宏远、全兴、白云山、太阳神、鲁能之类的企业,顺理成章地将企业或者产品名称,和球队名称融合成了一体。

这就是一切故事的开端。

为什么中超名字中性化(中性化名称对中超有什么帮助?请先搞懂中国足球的理念)

河南球迷前往中国足协抗议。

职业联赛还是企业联赛?

随着一步步走下去,中国足球越来越市场化,但是对过度市场化,却很少有相应的警惕和防范。

甲A元年开始那段时间,这些运动队只是改头换面,就从类似某市体委足球运动队,变成了“某足球俱乐部”——行业管理方是足协,可负责俱乐部成本和运营的,却是企业出资方。

从甲A到2004年改名中超,依旧是改头换面、换汤不换药,对联赛属性、俱乐部属性和整个足球运动的社会属性,没人有耐心深入研究。

于是从甲A所谓的职业化改革至今,中国足球的职业联赛,一直都是企业联赛。既然是企业联赛,企业当然要将自己的权益使用到极致。

2014年足球全面改革方案,对于中国足球此前20余年的“伪职业”发展,有了清晰认知。因此才会有相应的适度市场化、商业化控制原则,然而这个行业早就成了脱缰野马,择路奔流。

而要以商业化程度论,甲A和中超早就是世界上“最商业化”的联赛。除了韩国K联赛,你很难再找到另一个足球联赛,能像甲A和中超这样,堂而皇之地将俱乐部名称轻松兑现——一个俱乐部最大资产,就是其名称。

这样的底线如果放弃,再要往回找补,必定难上加难。

为什么中超名字中性化(中性化名称对中超有什么帮助?请先搞懂中国足球的理念)

这次更名风波中,只有申花“逃过一劫”。

我们需要怎样的足球联赛?

说回这次中性化名称调整,也有法理不明、宣讲不清的问题。

在几年前,其实就提起过中性化名称的调整事宜,当时的讨论旷日持久,如今却又突然“时不我待”,没有给更多球迷充分的心理建设和沟通空间。

本来很好的一次正本清源,生生弄得国安、山东、河南球迷怨声载道。涤清俱乐部名称,目的是还给球迷一个大家都公认的俱乐部名称,结果操作起来,反倒处处不是。

日本J联赛在2001年左右完成的工作,中国足球到现在还是一团乱麻,俱乐部名称“原罪”未消,此时又让不少球迷感觉新恨横来。

而从企业角度考虑,品牌追逐利益,本质使然,如今利益不再,放弃退出都合乎逻辑。

这就牵扯到一个更高深的话题,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足球和我们的联赛?

是要一个更纯净明白的联赛,能让球迷和社会真正参与的联赛?那么放弃一些短期商业化利益,即便经历阵痛,也在所难免。

是要国家队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联赛也只是渠道?那么改不改中性名,意义并不大。

是要一个热闹娱乐、投资人还能挣钱的联赛?那么就交给一切不可控的市场。

中性化名称变更,并不是顶级难事,但将足球变成社会口碑良好、球迷拥戴的运动,才是中国足球的终极考验。

作者:颜强/肆客足球创始人

来源: 澎湃新闻